japan成熟少妇videos_h肉动漫无码无修在线观看_偷拍中老年女性作爱_性直播真人在线直播

警鐘長鳴
當前位置:首頁 ? 廉潔能投 ? 警鐘長鳴

貪官腐敗“畫像”之三:由"雅"而"腐",他們悔不當初

文章來源: 四川能投   發(fā)布時間: 2016-10-11 16:44:56   點擊次數:

【編前語】歲月的年輪悄然走過,十八大以來轟轟烈烈的反腐敗斗爭,也已經進行了近四年?;仡櫧鼛啄甑姆锤瘹v程,鐵拳反腐力度空前,沒有“鐵帽子王”,沒有“丹書鐵券”,超百“虎”入籠,數十萬“蒼蠅”被打落,海外“獵狐”大網不斷收緊,“百名紅通”的名字正一個個被劃去。

相應的,在反貪風暴下,一個個貪官的真實嘴臉被暴露在人們面前。他們在位的“高明”表演與淪為階下囚結果的自相矛盾,質的變化,活像一幕諷刺劇,丑態(tài)百出,令人啼笑皆非。漸漸的,人們對貪官形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

在公眾面前,他們有人意刻畫自己廉潔奉公、嫉惡如仇的形象,大唱“反腐經”,猛烈抨擊腐敗分子,正義凌然;在工作崗位上,他們可能是一心撲在工作上的“工作狂”,可能是善于領會“領導意圖”并巧妙執(zhí)行的好下屬,可能是親近百姓的好領導,可能是“三好干部”、“明星官員”,但在政治欲望、金錢美色面前,他們卻對聲色犬馬深度迷戀、無法自拔,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,忘記了在黨旗前的誓言,忘記了高懸在自己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。

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”,既然伸了手,終有被捉時。當他們東窗事發(fā),身陷囹圄時,才發(fā)現自己的“假面”根本無力掩蓋,只不過是“一葉障目”式的自欺欺人。

前車覆,后車鑒。人民網·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梳理出近年來落馬官員的八種腐敗“畫像”,探究貪官的多樣心態(tài),為您揭開他們的“假面”。今天我們推出第三期,講述“玩物喪志型”落馬官員的故事。

古人云:“好船者溺,好騎者墮,君子各以所好為禍?!睈酆?,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是一把雙刃劍,既可以培育情操,提升修養(yǎng),也可能由“好”而“貪”、由“雅”而“腐”,十八大以來,不少領導干部倒在了這把雙刃劍下。

愛玉成癡 他難抵誘惑來者不拒

2013年6月,經中央批準,中央紀委對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(fā)科立案檢查。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,中央紀委查實了倪發(fā)科的受賄問題,其收受大量玉石,占受賄總額近八成的事實也浮出水面。

倪發(fā)科2008年擔任安徽省副省長后,分管國土資源工作,未經組織審批同意,就擔任了省珠寶協(xié)會名譽會長,接觸上了玉石,從此一發(fā)不可收拾,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。

“玉石是身份的象征,集文化藝術價值、現實價值和收藏價值為一體,玉能養(yǎng)人,人能養(yǎng)玉,經常與玉接觸能促進玉與人的物質交換?!闭f起玉石,倪發(fā)科頓感精神,眼睛發(fā)光。

在賞玉、玩玉的需求感和滿足感的驅使下,倪發(fā)科不能自已:看電視、看書,玉不離手;穿得多時,脖子上還要戴上一個玉石掛件;每到周末,把喜歡的玉石玉器鋪開,一件一件欣賞;每隔兩周,給精品玉石玉器逐一打蠟、上油;到外地出差,再忙也要擠時間到當地的玉器市場或商場看一看,甚至借機繞道到玉石產地和玉石市場;隨身攜帶小電筒、放大鏡,到商場、古玩城檢驗自己的賞玉水平,在與玉石老板的交流中,享受當專家和被認同的快感。

倪發(fā)科還喜歡“斗玉”,常約上幾個玩家,各帶幾塊好玉,一起欣賞,比比誰的玉好。此時的倪發(fā)科,已全然忘了自己是高級領導干部的身份和該有的自我警醒、自我約束。漸漸地,倪發(fā)科玩得越來越出格,越來越放縱。

倪發(fā)科鐘情于玉石,不止于愛好,更因為他深諳其價值。他說:“玉石滿足了我對它現實價值的貪欲感和對收藏價值的期盼。好的玉石玉器資源稀缺,不可再生,物以稀為貴,給后代留些有價值、有文化藝術品位的優(yōu)秀作品和財富,遠比留其他錢財更安全,也更有價值和意義?!?

蒼蠅專叮有縫的蛋。一些老板早就覬覦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,就怕你沒愛好。安徽首礦大昌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監(jiān)事會主席吉立昌等老板就一次次投其所好,為其買單。而倪發(fā)科明知玉石價值不菲,卻照收不誤,對好的和田玉更是來者不拒。

吃人家嘴軟,拿人家手短。倪發(fā)科接受了吉立昌、黃某某等老板送的大量好處后,原則、底線被拋在一邊,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為他們牟利。

為了吉立昌公司的發(fā)展,倪發(fā)科放下副省長的“架子”,和其一起跑環(huán)評、項目審批手續(xù),為吉立昌實際控制的公司挪用國家下達的保障房用地指標,幫助其以低價購買鐵礦探礦權。對于另一個“信賴的朋友”黃某某,倪發(fā)科屢次違規(guī)四處打招呼、施加壓力,幫助其更改項目規(guī)劃、調整容積率、逃避處罰等,使其從中獲取巨大收益。

“思想上的變化導致我的人生目標追求隨之發(fā)生變化,由過去追求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,到追求個人享樂、攀比奢靡消費。看到別人出入高檔消費場所,喝名酒、抽名煙,請客送禮一擲千金,我也認同并將其看成是社會普遍現象?!蹦甙l(fā)科說,他選擇收取、欣賞玉石作為自己的享樂,是因為“玉石是新型的高檔商品、特殊商品,一塊上萬、幾十萬的都有,絕對是高消費、奢侈品”。

倪發(fā)科說,他被喜好沖昏了頭腦,吉立昌和黃某某最初給他送錢送物,也曾被他拒絕。后投其所好,改送玉石,他便難抵誘惑,并作為一種樂趣和欲望來享受,從而越陷越深。

“我也知道這是權錢交易?!蹦甙l(fā)科說,但他認為玉石、字畫比現金高雅、文明、隱蔽,披上愛好的外衣,更能掩人耳目。玉石、字畫物小價高,保值增值,易保管,易隱蔽,即使被人發(fā)現,“玉石無價,無法認定。懂的人知道你有這愛好,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價錢”。

在接受組織調查時,倪發(fā)科曾經抱怨:“如果組織上早提醒或早處理我兩年,我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不至于這么大,自己犯的錯誤也不至于這么嚴重?!比欢?,當他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舉動,后悔的是,自己一次又一次失去自我挽救的機會?!艾F在,腸子都悔青了。如果人生可以重來,我決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?!蹦甙l(fā)科痛悔莫及。

癡迷攝影 他用公權滿足個人“藝術追求”

2015年2月13日,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發(fā)布消息,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、副主任秦玉海因違反廉潔自律規(guī)定、揮霍浪費公共財產、收受巨額賄賂等問題,被開除黨籍、開除公職。秦玉海的蛻變過程,大多與他的雅好——藝術攝影分不開,與他癡迷攝影、追名逐利如影隨形。

1998年12月,作為重點培養(yǎng)的優(yōu)秀年輕干部,45歲的秦玉海從黑龍江省交流到河南省焦作市任市委副書記、市長,2年后擔任市委書記。短短5年中,在他的力主推動下,焦作市調整經濟結構,大力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,實現了由“黑”到“綠”的華麗轉身。云臺山也迅速揚名全國,被國家列為5A級風景旅游區(qū)。而攝影,就是在這期間走進他的工作和生活,并最終顛覆了他的人生。

秦玉海曾在《中國攝影家》雜志上發(fā)表過一篇文章《我是如何走上攝影之路的》,文中寫道:“(焦作‘由黑變綠’)思路確定之后,我就開始動員焦作的攝影家拍攝本地山水。但之后我發(fā)現,攝影家拍攝的焦作山水作品總體上和我所看到的還有距離,還不能準確表現焦作山水的秀美。因我也喜愛攝影,就拿起相機和他們一起去拍。”

說是“一起拍”,但在秦玉海的心里,其他人都只是陪襯,只有他才能拍出最好、最能反映云臺山優(yōu)美風光的精品。此后,他的攝影作品被作為云臺山宣傳推廣的代表作,在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的地鐵站中懸掛。秦玉海出名了。聽著身邊人夸張的吹捧,秦玉海愈發(fā)覺得,他在攝影藝術上具有卓越的才能。于是,問題發(fā)生了改變,最直接的就是他對攝影的態(tài)度——從起初的愛好逐漸變成了癡迷。

“他幾乎每周末和節(jié)假日都會上山攝影”。提起秦玉海,云臺山旅游景區(qū)的工作人員無人不曉。在當地任職,這也許算不了什么,但秦玉海從2004年升任副省長、省公安廳廳長后,仍然保持著較高的上山頻率,而從鄭州到云臺山開車來回至少需要4個小時。

秦玉海告訴記者,那個時候,對攝影的“癡狂”與吸毒無異。他可以把攝影教材放在飯桌上,認真研讀忘了吃飯;可以為拍好一張照片,一夜一夜地不睡,反復揣摩其中奧妙;為盡快看到照片效果,他可以讓人當即將膠片從云臺山送到北京洗印。

秦玉海的愛好開始畸形。對中央的文件,他再沒有認真看過,開會講話心不在焉,隨便念念稿子。他不再關心能在工作上做出什么成就。他說,自己人生的定位明確了,就是要當攝影家。他的人生價值追求,從一心想干好工作,轉為“把攝影做到極致”。

他欣然擔任河南省攝影家協(xié)會名譽主席、中國攝影家協(xié)會理事,并覺得“這是對自己攝影藝術成就的一種認可”;頻頻出席各類與攝影有關的活動,經常和攝影界有發(fā)言權的一些人,在一起吃吃飯“溝通感情”……

“攝影窮三代,單反毀一生”,社會上流傳的這句話,足以說明攝影是多么“燒錢”的行當。十余年間,秦玉海為攝影“燒”的錢高達千萬。但是,用他的話講,“自己卻從沒有花過一分錢”,云臺山被他當作了隨意支取的私人賬戶。

調查顯示,2004至2012年,在他的要求下,云臺山公司先后動用100多萬元公款為其購買攝影器材,包括哈蘇、林好夫等世界名牌相機,共24件。2010年至2014年,秦玉海先后安排云臺山公司花費166萬元購買其攝影作品《真水》畫冊,花費14.5萬元為其印制攝影作品掛歷,為其結算照片沖洗費33萬余元。2009年12月,借云臺山公司“赴韓風光攝影展”之機,他要求專門增加其個人攝影作品展,展覽共花費74萬余元。包括秦玉海及其家人赴外地攝影或參加攝影展的所有費用,等等,都由云臺山公司買單。

而這只是算得出的“大賬”。每次上山,秦玉海的“譜”都很大,各式陪同人員少則四五個,多則十幾個。而這些人的所有花費開銷都由云臺山公司負責。云臺山莊經理褚晨明說,每次他們浩浩蕩蕩一行人的吃住,都須以“貴賓”身份安排。

尤為惡劣的是,在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出臺后的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,秦玉海仍然39次上云臺山攝影,公然接受公務接待、公款吃喝。從當初的“沒有您就沒有云臺山”到如今,秦玉海已徹底蛻變成“靠山吃山”的“山賊”。云臺山工作人員說,“從實際情況看,還是云臺山成就了秦玉海這個攝影家。我們云臺山公司這些年在支持秦玉海攝影創(chuàng)作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財力、物力、人力,使得他在多地辦攝影展,才使他在攝影界出了名?!?

秦玉海攝影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,答案已不言而喻。但為什么多年來,就是沒人捅破這層窗戶紙呢?無疑是因為秦玉海的領導干部身份。秦玉海也不諱言:“我是省人大常委會的黨組書記、副主任,過去還擔任過副省長、焦作市委書記,他們公司和個人的發(fā)展,都處于我的職務影響和制約下,他們不可能向我要錢?!睋{查,2001年以來,秦玉海還利用職務便利,收受焦作某置業(yè)公司董事長劉某等單位和個人賄賂近3000萬元。

“不能像我這樣,把所有的心思、所有的追求都放到雅好上去了,更不能將愛好附上銅臭氣息,否則雅好終將異化為‘雅腐’。”在接受調查時,秦玉海后悔不迭,自己錯就錯在讓愛好越了界,從而扭曲了自己的價值追求,進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走向。

瘋狂喜好紫砂壺 縣委書記被稱“壺哥”

因非法收受他人賄賂共計人民幣1628.5368萬元,價值澳門幣20.1882萬元的金條三根,2015年11月16日,江西峽江縣原縣委書記宋銅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。

記者梳理發(fā)現,在宋銅案的判決書中共112次提到“紫砂壺”,45次提到“購壺款”。作為一名縣委書記,宋銅雖然職位不高,卻因愛好收集紫砂壺而被人稱為“壺哥”,最終因好致害,那一把把價值不菲的紫砂壺成為他受賄的一筆筆鐵證。

“好船者溺,好騎者墮,君子各以所好為禍”。宋銅喜好紫砂壺幾近“瘋狂”,一些朋友曾勸他,切不可玩物喪志,但他依然故我。在其所收受賄賂中,購壺款就達1200余萬元。而在頻頻向宋銅行賄的眾多商人中,肖軍平為宋銅買單的紫砂壺價值最高。

2013年1月的一天,江西普正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肖軍平接到宋銅打來的電話,讓他趕到江蘇無錫一趟。見面后,宋銅將肖軍平帶到工藝大師路朔良家中購買紫砂壺,宋銅選中2把紫砂壺,談好價格為320萬元,后宋銅要求肖軍平付款。

辦案人員介紹,宋銅得知自己心儀的紫砂壺完工后,還常常讓一些商人連夜趕到宜興幫他付款,甚至為他“刷爆”卡。

有時為了掩人耳目,宋銅讓這些負責買單的商人裝成自己的司機。一位鮑姓工藝大師稱,宋銅在其藝術館買了兩把壺后,便交代他的“司機”去銀行刷卡付錢。有證人證實,這名司機的真實身份是江西一家鋁業(yè)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某某,他曾花費118萬元,為宋銅購買了5把紫砂壺,在宋銅的關照下,這家公司成功申報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,并獲得1000萬元項目資金。

辦案人員透露,宋銅讓商人幫忙購買的紫砂壺多達兩三百把,除了他自己保管一部分外,還有一部分交給他人代為保管。例如,2013年10月,宋銅讓商人姚發(fā)寶前去宜興幫自己看中的12把紫砂壺買單,并帶回峽江代為保管。

2013年底至2014年初,宋銅先后兩次從姚發(fā)寶處共計拿回8把紫砂壺,其余的紫砂壺仍放在姚發(fā)寶處代為保管,直到案發(fā)。

吃人家嘴軟,拿人家手短。辦案人員介紹,宋銅在接受了潘某等人輸送的大量好處后,原則、底線被拋在一邊,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為他們牟利。

例如,江西一家制藥公司法人肖某曾以為宋銅報銷發(fā)票和購買紫砂壺的名義花費519萬余元,以此感謝宋銅對他的醫(yī)藥公司在申報國家醫(yī)保目錄藥品價格定價、返還土地出讓金等方面的關照。

曾經為宋銅購買紫砂壺“刷爆卡”的房地產商潘某的投入同樣得到了回報。宋銅不僅為他開發(fā)房地產項目提供幫助,甚至在潘某的親屬楊專根因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被司法機關處理的情況下,出面關照干預司法,試圖幫楊專根減輕處罰。

小結:

人有愛好無可厚非。但對于領導干部來說,愛好決非一己私事那么簡單,往往是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。愛之有道、好之有度,對于怡養(yǎng)性情、心理健康確實是有好處的;愛之無節(jié)、好之無度,則往往會成為腐敗的誘因,成為人生的陷阱。因為,收藏玉石、字畫、名酒、瓷器等興趣愛好意味著高消費,是需要大量財力來支撐的,領導干部如果不量力而行、慎加選擇、自我約束,極易成為權錢交易者覬覦的目標。而一些別有用心者,正是利用領導干部的愛好,博其所愛,投其所好,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

作風問題是腐敗的溫床。必須看到,領導干部玩物喪志,實質上就是典型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。包括倪發(fā)科、秦玉海等案在內的大量案例一再表明,一些干部蛻化變質,往往是從小愛好、小情趣開始的,然后逐漸沉溺于貪圖安逸、追求享樂、奢侈浪費,最終越陷越深、墮落為腐敗分子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深刻認識到,享樂主義盛行,不僅腐蝕干部、損害形象,也危害公信、敗壞風氣;不僅弱化黨自身的凝聚力,也消解著社會的“精氣神”。任由其蔓延而得不到有效遏制,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,就會像一把無情的刀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,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、失去血脈、失去力量。

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